探索、分工、合作 -----生物教研组公开课纪实
10月24日下午,长郡中学生物教研组在办公楼四楼录播会议室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组内公开课活动。此次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学习,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为学生带来更加生动有趣的生物课堂体验。
本次活动精心安排了两堂公开课,课题分别为“细胞核的功能”和“细胞器之间的合作”。两位授课教师通过精心准备和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将复杂的生物学知识以直观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在第一堂课中,龙凌洁老师以一段“宠物克隆”视频作为课程的开端,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她引导学生分析视频中的克隆现象,巧妙地引入了细胞核功能这一核心话题。龙老师详细介绍了四个经典实验,旨在探究细胞核的功能,并教授学生实验分析的基本方法。在实验设计环节,她详细讲解了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的概念,并通过数学函数模型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龙老师还特别强调了培养学生的信息提取、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此外,她还关注了克隆技术带来的伦理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第二堂课由汪英姿老师主讲,她以全球糖尿病发病率上升,特别是我国超过1.4亿患者的严峻现实为引子,引导学生思考糖尿病的治疗方法。汪老师通过回顾蛋白质相关知识,引入了分泌蛋白的定义。她引导学生探讨胰岛β细胞中发达的细胞器,并设计了探究实验,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观察胰岛素的合成和运输过程。通过小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和数学模型图绘制,学生对细胞器合作机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最后,汪老师结合异常胰岛素结构模型,解析了糖尿病的致病机制,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
公开课结束后,教研组的老师们从多个角度对课程进行了点评。他们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经验和心得,对课堂中的亮点和不足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未来教学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整个点评环节气氛热烈而融洽,不仅促进了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也为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这次公开课活动,长郡中学生物教研组不仅展示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创新,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生物学的平台,激发了他们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