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教学研讨---师徒共进,智慧教学
第三次教学研讨---师徒共进,智慧教学
英语教研组 2022年4月27日
4.27日下午两点半,英语组全体成员在办公楼四楼汇聚一堂,进行本学期的第三次大组研讨会,对上周的师徒汇报课进行评课,全体教师献计献策共同探讨英语组今后的发展。
肖斌武副校长联点外语组,强调历年高考外语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无论是高考万分之一人数还是学生活动均走在湖南省前列,对外语组的多项工作进行了肯定。同时寄语外语组同仁多多参与研究,并努力为外语组的发展保驾护航。
紧接着进行四位徒弟老师说课环节,张旭娟老师利用极课数据系统,通过渗透新课标所强调的文本分析理念,对错题进行深入剖析,同时也在杨巍老师及黄辉老师的指导下,更深刻的意识到了学情的重要性。朱立新老师运用极课数据系统,从句子结构,段落主题的角度进行难点的讲解,强调大数据指导下精准施测的重要性。伍诗敏老师以世界文化遗产为主题,融入听,读,说,从学生演讲导入,学生获取,梳理知识,到学生探讨?;ひ挪拇胧┑慕嵌冉惺涑?。李东东老师以历次周考错题为基础,以突破原题,错题为主线,帮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明确高考考查方向。四位老师以极其精炼的话语概括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并一一感谢了自己的师父和其他老师的指导。
张旭娟:
?《基于数据分析的精准试卷讲评》
根据极课数据分析发现,学生在周测中得分率低或者明显低于年级得分率的题主要是听力17题(76%),阅读31(65.96%)、32(55.32%)和33(31.91%)题。
基于这4道题和对其错误原因的分析,这节课的主要目标是突破听力时间题和阅读理解说明文文体的语篇分析,其中采取的方式是学生自主探索,从分析本试卷中的错题,总结与反思说明文的语篇分析策略,到同类高考题的重做与分析。练习的设计层层推进,从做提供部分语篇的词义猜测,到全篇的文本分析,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熟练与完善做题思路。
感想:
第一:1928班何佳睿同学在作业中留言“结构分析法真的好好用。感觉我的英语又要上一个档次了”,可见学生理解了老师的上课意图,并期待运用于实践中;
第二:这节课的构思得到了师父杨巍老师和黄辉老师的指导,他们学情了解透、思想有深度、教学有思考。幸亏有这样的机会,促使我快速成长。
朱立新:
本次师徒汇报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七选五解题当中的篇章和句间逻辑意识。
本次课共有三个环节。首先,明确学生难点。在“极课教师”数据的帮助下发现39,40题为得分较低的题,学生解题的障碍在于理清句子和篇章的结构。其次,突破难点。利用思维导图分析篇章结构,句子结构,从sentence pattern 和theme两个角度选择最佳选项。最后,巩固知识。当堂练习两道考察内容一致的高考题。
通过本次汇报课,我有三点感悟:1.要大胆坚持利用大数据为教学服务。2.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语篇意识。3.二轮复习要找准问题,精准施策。
伍诗敏:
本板块围绕新教材单元话题,以“世界遗产保护”创设情境,展开一系列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的读听说写等活动,本堂课为第一课时,主要目标为锻炼学生的听读说技能。以听读为输入,说为输出,检测学生的本堂课的学习情况。教师首先通过学生以“世界文化遗产”为主题的课前演讲导入,展开学生对遗产价值的思考,随后引导学生阅读语篇,理解世界遗产的价值,就?;ひ挪脑蛘箍致?,再邀请学生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通过听音频材料获取并梳理关于世界遗产?;さ慕ㄒ?,最后让学生进一步探究遗产?;さ拇胧?。在学生展示完后,通过分享习主席的话,让学生更加体会到?;な澜缫挪闹匾?,达到情感教学目标。整堂课环环相扣,每个活动既有侧重点,又与其他活动有关联性,构成一个语言技能整合的活动,且极大程度地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为课堂主体,体现了学生活动观。
李东东:
各位老师下午好,在上周刚刚结束的师徒汇报课比赛中,我的题目是高三语法复习连词专题。我从最初的选题太大,到后面讲解太空,再到最后的课程成型,离不开我师傅张静老师全程指导与帮助。
高三的语法复习课对我来说是一大挑战,从语法大框架入手虽看似有逻辑但是内容太空,于是静姐建议:
1.把高三从第一次月考到最近的一次月考的连词错题都找出来,这节课的目标就是突破原题错题,既然是原来错过的错题,那么这也就是现在高三学生在连词上的重难点问题了。借助极课大数据,我整理出了这套错题集。
2.学生做原题,然后讨论合作解决难题及考点。
3.老师引导学生构建连词重难点知识框架。
4.老师针对新课标要求和近两年高考考查方向,引导学生关注考察细节并提供相应练习供学生拓展提高。
在评课环节,教研组回收了32份教师听课记录,并分备课组进行整理和汇报。研究型学者全宏春老师代表高三备课组以“试卷讲评课探究”为主题,从讲什么,如何讲的维度强调了基于极课大数据以及学生正确率基数的角度探讨哪些老师需要集中讲,哪些可以学生互动将,甚至可以请优秀的学生来讲等,强调了解学情的重要性。同时通过例子深入浅出的探讨如何讲来达到精准,简洁,高效的目标,比如用英语还是汉语讲;学生老师如何互动,正确答案如何获得,是否要分析错误答案的原因,以及讲完本题是否需要拓展巩固等,这些问题都是在试卷讲评过程中学生要特别关注和注意的,引起了老师们的共鸣和思考。 接下来林夕峰老师代表高二备课组分别探讨了四位老师的课,张旭娟老师的课很有层次,能够举一反三,效率高,容量大,学生配合度高。朱立新老师的课引导学生了解文本句子结构的重要性。如果结构,节奏更紧凑些,多引导学生如何得出正确答案。伍诗敏老师整体设计结构完整,兼具互动性以及趣味性。建议难句理解要处理,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 李东东老师以点带面,举一反三,无论从逻辑,互动,及总结都很到位?;苹岳鲜Υ砀咭槐缚巫橹氐闾教至巳鑫侍狻5谝淮笫菰趺从?,如何更精准科学的使用。比如李东东老师回顾学生历史的轨迹就很好。 第二,四位老师都有很强的语篇意识,这些确实是讲题过程中所忽视了,也是高考重点考察的方向,也是教学的方向。第三,如何进行拓展,比如伍诗敏老师的课从学生的课前研究入手,就是一个很好的拓展。在公开课过程中,如何在有限的空间进行拓展,怎么让学生的课堂语料进脑子,怎么补充和拓展材料,从而让学生在最后能够脱离书本进行输出,这是黄老师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也给了年轻老师很大的启发。
接下来杨巍老师从读透新课标,极课以及未来科大讯飞大数据的使用,培育智慧课堂;教案的检查;错题本,解题本的归纳,学习活动观以及早读时间的高效利用等角度进行了接下来工作的探讨和布置。并特别强调了学习活动观的重要性,英语组各类大赛,人文节,模联,课前演讲,原著分享,澄池展示,以及整本书阅读等都是渗透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平台。并且希望英语组加强成果的梳理,争做科研型的考试,这是为老师的长远发展考虑。无论是从教研组的发展,还是从个人职称和荣誉的评定,都具有非常大的意义和作用。
在师徒分享环节,伍诗敏老师深情回顾了与丁良老师亦师亦友亦母亦闺蜜的师徒情谊,无论是在课堂及教学环节的严格要求,还是在生活中的提点和陪伴,都给了她真正的归属感。而师父丁良老师也回顾了自己在陈春华老师的指导下和生活的关心下自己的成长,让自己体会到沉甸甸的责任感以及精神传承的重要性。这对师徒的情谊,互相学习和共同成长是师父共进的典范和榜样,老师们都深受触动。
在名师分享环节,优雅美丽,德高望重的宁希宏老师从长者的角度深情的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勉励备课组同仁知足常乐,加强团队的凝聚力和荣誉感,让外语组的精神能够传承下去。在学校需要一种被认同感,它来自学生,同事或者领导。也需要一种被需要感。第二,希望年轻老师不要怕吃苦,逼一逼自己也就上去了,希望大家加强相互学习。第三希望外语组同仁不要太无所谓,很多时候做的事情没有被看到,没有被发现。比如在职称评定环节,需要有人发声,为外语组同仁争取,同时自身也要抓住机会,让别人看到,让领导看到。宁老师的分享展现了一个老长郡人的格局和胸怀,以及深切的期待,期待这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在座的老师都感触颇深。
最后此次活动在杨巍组长的主持下圆满结束。这个活动节奏紧凑,针对性强,给人以理性的思考,学术和业务的指导,同时也让人感受到浓浓的情谊,同时前辈们以及领导,组长都对外语组有着很高的期待,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希望长郡精神一代代继承下去,外语组永葆旺盛的生命力和向心力,在新课标和双减的政策背景下依然能够勇立潮头,再创新高。
用户登录